壬字卷 第三百一十二节 贤妻若斯,夫复何求(1 / 1)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633 字 2022-06-26

矛盾纠结的心态还是第一次在穿越而来的冯紫英身上出现,这让冯紫英自己都觉得诧异。

自己居然还真的沉湎于这个时代有些不能自拔了,否则自己完全可以站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保证自身绝对安全为第一要务的观点上,断然拒绝巡抚陕西的可能,而不像现在齐永泰提出这种可能时,自己竟然有点儿意动,甚至去考虑如何尽可能的做到既能巡抚陕西,又能避免疫病沾身。

回到家中依然心事重重,这种情形很快就被沈宜修看了出来。

即便是桐娘绕膝嬉戏,也没有能完全让冯紫英释怀,这让沈宜修意识到丈夫可能真的遇上了什么难事儿。

以往再是复杂艰险的事情,只要女儿一出面,那冯紫英都会丢开一切,陪着女儿好生玩耍一番,但是今日丈夫虽然仍然陪着女儿逗乐,但笑容背后眉宇间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沈宜修还是第一次见到丈夫这种情形,所以等到女儿睡下之后,这才陪着冯紫英在炕上一边洗脚捶腿,一边说话。

“知夫莫若妻,为夫也知道瞒不过宛君,嗯,的确有些心事儿。”亦是无力解决粮食问题,百姓凭什么坐以待毙?”

沈宜修脸色也慢慢严肃起来,微微点头,迟疑着道:“若是这般,这局面就真的很危险了,朝廷打算如何应对?”

“朝廷尚无良策,主要是贼乱和瘟疫交织在一起,这是最难以解决的,山陕地方无力平定叛乱,朝廷当初也是期盼以空间换时间,让贼乱就限制在山陕,等到山东拿下再来应对,但现在这个想法不可行了,瘟疫可不像贼乱那样,你想把它约束限制在山陕,它就能老老实实只在山陕传播。”冯紫英苦笑,“这就是朝廷的难处。”

沈宜修听出来其中一些味道来,有些紧张地握着丈夫的手:“齐阁老想要你去山陕?”

冯紫英微微颌首,“他和乔师以及虞臣公可能都有此意吧,觉得我在顺天府所作一切已经基本成型,再呆下去有些可惜,所以想要让我去历练一番,经此一役,若是办得好,便再无人能说我什么。”

沈宜修默然不语。

虽然也知道丈夫在京师声誉日隆,但毕竟入仕时间太短,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永平府和顺天府这三地夫若是要去山陕,自然是希望宛君随行,不过桐娘太小,而且陕西瘟疫方起,我不能让你们娘儿俩冒险。”

“其实疙瘩瘟虽然凶险,但是也非不可制,相公当年在京师水灾之后瘟疫爆发时便能拿出方略,一举成名,想必对如何应对疙瘩瘟也是有些心得的。”沈宜修对自己丈夫还是充满信心的,自己丈夫每每都能有惊艳之举,这一次她相信也不会例外。

冯紫英见妻子信心满满的样子,也不禁哑然失笑,他也不能让妻子们太担心,“对策为夫自然也是有一些的,但还是要到实地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现在还说不到那个份儿上,巡抚陕西非重臣不能担当,为夫的资历还是浅薄了一些,齐师他们便是有此意,朝廷也未必就同意。”

沈宜修摇头不信,“这可不是什么肥缺活儿,而是担当重任,只怕朝中没几个人愿意去,便是想去的,只怕也没这个资格和能力,不过是想要搏一把功名富贵罢了,可一旦搏输了,他个人倒是一条命而已,但是危害的却是整个大周江山,诸公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相公不修撰的名声?单凭这一点,您就具备其他人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沈宜修这句话还真没错。

大周立国之后便是奉行以文驭武之策,武将在边地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朝中在内地却是不受待见的,武将们的子弟们若是能读出书来自然是比跟随父兄当武夫更值得投资的,所以这也是如冯紫英、孙传庭这些都是武人出身但读书出来,便直接奔着文臣去了,再无想要回去当武人的想法。

冯紫英武勋出身,但是却是以文臣之名大噪,让武人子弟们都是为之仰望,如果家族中有能读出书来的,当然愿意去当文官,而冯紫英现在是北地青年士子领袖,能结识冯紫英甚至得冯紫英看重,无疑能为家族中读书的子弟多一分人脉。

“所以这还不仅仅是军中子弟,便是陕西,那也是北地腹地,文人士子谁又不知道夫君的名声?”沈宜修含笑道:“谁又不愿意交好您这个未来前程不可限量的政坛新星呢?连父亲在信中都在说山西官场亦有不少人提及夫君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