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登峰就江南局势进行了仔细的探讨之后,冯紫英越发对未来充满希望。
江南工商势力仍然在膨胀,尤其是自己提出的开海之略对江南沿海影响很大。
一方面促成了海商群体的整合膨胀,并大胆地走向南洋、琉球、日本,甚至朝鲜,现在甚至和红毛番也有了竞争架势,这也说明了这个群体实力增长惊人。
另一方面,内贸商人一样从海外贸易中获益,从南洋、日本、琉球乃至西夷过来的商品也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周内部,虽然从贸易总量上来说远不及大周向外部输出的茶叶、丝绸、瓷器、药材、、铁料铁器、盐、纸墨书籍这些大类物资那么多,但是从南洋、西夷和日本这些地方输入的商品胜在种类繁多,一些商品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大,比如香料。
这个时代的香料总的来说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欧洲人最需求的用于饮食中的香料,如胡椒、肉豆蔻、肉桂、丁香等,一类是大周汉人最喜欢的用于日常生活的香料,如、龙涎香、龙脑香、沉香、檀香、苏合香。
这两类香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货如果南北战事的迅速结束,使得市场局面迅速恢复正常,他们也能够更顺畅地从事他们的生意,这自然是他们所期盼的。
除了商人群体的势力增长外,另外一个群体同样也得益于开海之略,出现了蓬勃发展势头,那就是作坊主群体,或者说企业主群体。
以苏州、杭州为主的丝绸产业原本就有相当根基,当开海之略推开之后,丝绸出口激增,刺激了这个产业发展更为迅猛,一大批新的士绅商贾涌入这个产业,加入了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中来。
同样情形也发生在茶叶产业,苏湖常这一带的茶叶产业因此大兴,茶山拓垦更甚,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茶厂也蜂拥而上。
当然也少不了陶瓷行业。
江西景德镇、浙江宜兴、福建德化都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后两者远无法和前者相比,但是比起前世历史中的明代景德镇瓷器几乎是一花独放的情形,今世却要好很多。
这得益于今世浙江、福建士人势力更大,他们也和商人群体有着更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大周商人群体与士人群体比前明有着更共生现了一些金矿,另外他们除了开始在平原河谷地区种植水稻之外,也发现了另外一大财源,那就是看法大木运到宁波、漳州、泉州、扬州这些城市,一方面造船急需这些大木,另外像家具制造、建筑业都十分需要木材,需求十分强劲,现在安福商人已经陆续开发了五处砍伐点用于砍伐大木,也和宁波、扬州、泉州这些地方的木材商人和造船商人签订了合约,准备从今年开始大规模地向这些地方输出大木,其价格可能要比目前扬州、宁波这些地方的市价便宜二到三成,而其成本却只有现在市价的一成,即便是加上运输成本,也只有目前市价的三成左右,利润相当可观,”
冯紫英笑了起来,“运出木材、盐、金砂、矿石,运入粮食、布匹、铁器这些必需品,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出现了,不过这东番人口太少,还需要大力引入移民来拓垦才是。”
“是啊,现在安福商人的兴趣越来越大,考虑到从江西、福建这些地方迁民的难度也在加大,他们也把目光瞄准了山东、南直、北直地区,尤其是山东,如闻?”
“不仅仅是今日新闻,当下京中报刊亦是不少了,代表江南声音的亦有几家,也可以考虑他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体现东番开拓对北地的意义,比如东番所产盐、木、鹿皮等物亦能供应北地,同时也能成为北地铁料一个重要消费区等等。”
顾登峰眼睛一亮,“大人,不如您抽个时间见一见,指点一番?有些事情单单是属下去和他们说,他们心里还是不踏实,您出面效果就要好得多。”
冯紫英原本不想见,但是考虑到安福商人实力不俗,而且是日后对外拓垦的先锋,未来虾夷(北海道)、苦兀(库页岛)、南洋,都能派上用场,所以见一见也是必要的,当然如果对方识相,愿意主动向朝廷报效,谋得更大主动权,那就更好了。
“也罢,我就见一见,你先和他们提一提,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我也要和户部那边说一说。”冯紫英终于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