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司马,你怎么看?”朱全忠看向衰老了许多的敬翔,问道。
“长直军骁勇善战,贼人便是增兵,一时半会也拿不下。大王或可沿汴水南下,先解襄邑之围,然后回师八角,接应世子。”敬翔说道:“大王,值此非常时刻,就得做出些非常之举,方有可能扭转颓势。”
敬翔的意思是,如果襄邑丢了,那么夏军可以长驱直入,沿着汴水直趋汴州。尉氏也一样,一旦失守,贼人再无后顾之忧,届时大军进抵汴州城下,可就十分危险了。
“大王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主力西进八角,对襄邑、尉氏不管不顾,他们可真能守住半月,说道。
“敬司马你太贪心了,竟然置大王安危于不顾……”
“竖子不足与谋!”
“够了!”朱全忠断喝一声,满面怒容。
“我意已决。”他看了看一众幕僚,道:“集聚大军,西进八角。”
敬翔仰天长叹。梁王已经没了十年前的锐气和魄力,败亡近在眼前。
中牟城下,朱友裕发现自己完全撤不了了。
中牟守军居然出城夜袭,虽然被挫败,但很明显有一战之力,兵力也不少,这完全打翻了之前的判断。
而到了后半夜,聚集在营外的骑兵大声呼喝,声势惊人,朱友裕只能下令谨守营寨,一切等天亮再说。
可天亮后发生了什么?
朱友裕登上营中高台,向西边望去,却见数量庞大的军队正在往这边挺进。而他们的先锋,似乎在昨晚就进了中牟县城,此时城头已经打出了旗号。
“天雄军……”朱友裕轻叹一声,喃喃自语。
这是一支即便在梁地也赫赫有名的部队,技艺娴熟,勇猛敢战,捷报频传。之前失陷在洛阳的长直军,就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可真是看得起我啊。”朱友裕
九月十八日傍晚,天雄军主力抵达中牟。入夜后,邵树德率亲兵都抵达前线。
针对朱友裕的攻势,明日就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