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韩立这一行人看起来好像很惹眼,其实真的很惹眼。
这种情况导致今天来听韩立上课的学生从五个人变成了十八个人,再加上领导、校办、院办,还有同系的几个老师。
这些人把这间不算太大的马蹄形教室直接给占满了九成,这也算是对得起韩立的这节“大课”了。
韩立在燕大的时候就进程去上公开课,当时教室里面都是二、三百人,现在这三、四十人根本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压力。
讲课的内容是韩立根据香江大学课本上的内容,特意、提前备好的,虽然里面多多少少夹杂了一点点私货,不过这也是每个大学讲师都会做的事。
韩立的第一节课怎么说呢,没有露出太多的锋芒,但是也没有给其他人太过固执、死板的感觉。
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提问,他都给出了一个解答的方向。
(解答方向:这是大学或者说“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特有答案。)
但是那些同系的老师就没有那么好打发了,他们本来就是过来挑刺的,要是可以的话他们还会顺便打压一下对方,这样有助提高自己的名气。
对于这个情况,韩立在得到通知后就想到了。
有人说“文无第一”,有人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不管这些话这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这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别说在香江了,哪怕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存在。
为此韩立离开校办·回到办公室后,专门针对自己备课的内容做了一些可能被刁难到的问题整理一下。
韩立现在被同系老师的质疑也好,提问也罢,他差不多都能轻松、快捷的应付过去。
人们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但是昨天问题是放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当中,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人文和社会科学”蕴含出来的问题,以及相关解答的方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多变,最没有统一答案的学科。
哪怕有些事情已经尘埃落地了,但是有些人依旧会坚持他的观点。
【人文和社会科学:包含了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众多分类,这些话题很难有什么标准的答案,虽然平常比较清闲,但也是争议、争论最多地方。】
不过这里只是教室,不是辩论赛的现场,只要不是过于偏激,或者之前双方就有矛盾的人,很少有人会在这种场合撕破脸皮。
韩立以前在香江没有认识的人,跟在座的人也不认识,更说矛盾了。
而且韩立还顶着英吉利·牛京大学空·降过来的名头,以及拥有单独设立开设研究项目的权限,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就不会在这种场合往死了得罪他。
所以,韩立在香江大学的第一节课,他跟学生、跟老师之间有问有答,教室里面的气氛始终不错,最终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形式结束了。
因为韩立这节“大课”是一个月的量,所以长达将三个小时。
这时候马上就要到饭点,当韩立宣布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往外走,同事们恭喜着往一块凑。